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题:把青春奋斗融入时代主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要回答好为什么当代青年必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论述,为广大青年投身新时代、建功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曾评价中国“在知识产权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随着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幅提升。
清明前后,植树插柳,就是要认识并体验这绿水青山是我们从祖宗传承而来,不仅是当代人的金山银山,还要完美无缺交付给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像一代又一代先人一样,我们都将化身赤县神州的绿水青山。踏青祭扫,要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并决心身体力行,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绿水青山子规啼,一寸山河一寸血。
五四运动3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磨损破皮的沙发、缺了角的茶几、补了又补的衣服,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离休干部过的生活。对自己,他选择甘守清贫;对家人,他选择不谋私利。做精简职工工作,先动员妻子“下岗”;有招工指标,对儿子搞“信息封锁”;做白内障手术,只用便宜的晶体……一次次“忘我”的选择,坚守廉洁奉公、不搞特殊的原则,体现“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的自觉,彰显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品格风范。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切实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严格按程序办事,脱贫摘帽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又防止揠苗助长。要发扬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戒骄戒躁、真抓实干,防止“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确保脱贫质量,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不断夯实贫困地区的发展根基。经济发展了,产业兴旺了,脱贫致富就有了坚实支撑。
我们要正告美方,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决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攻坚战是钢与铁的碰撞,一定要紧扣实践实战需求,突出重点,区分轻重缓急加强立法修法工作。例如,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切需要,今年将重点加快生物安全法立法工作;针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下长江经济带建设新形势,抓紧长江保护法立法。与此同时,急时务之所急,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修改进程。 创新是第一动力,执法检查也离不开创新。
”23日,习近平主席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提出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努力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更加彰显新理念的生命力。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待解难题。发展不平衡性依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仍在抬头,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迫切,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能松劲,指引发展的新理念必须在贯彻落实上走向深入。
这首先要进一步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充分认识到封山、护水、育林、保田、还湖、种草,无不是绿化国土行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一定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并举,特别要因地制宜,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必须把植树造林与爱树护林统一起来。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爱树、植树、护树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先驱的背影告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祖国的大地、时代的大潮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方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会永不干涸。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并三鞠躬。这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致敬,也是走好新长征路的郑重宣示:“我们要继往开来再出发!”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来路。85年前,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开始了山高路长、艰苦卓绝的漫漫征程。那时的中国,四分五裂,饱受侵凌。
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Copyright © 2012-2022 www.hslx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山隆鑫旅行社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投诉建议 友情链接 产品服务 法律条款 0943-6624762
地址:安徽黄山屯溪区仙人洞新苑5栋101 皖ICP备180144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