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医学院也在几十年前发布研究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代替心脏病,成为威胁人类的第一杀手。显然,造成人类伤亡的事件,将从饥饿、瘟疫、战争、幸福感低的排序变成幸福感低、瘟疫、战争、饥饿的排序。今年3月20日,是第七个国际幸福日,关于幸福人们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同观点,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达成以下三点共识:(1)幸福意味着努力结束不幸的境况。(2)无论多么不幸的人,都曾经幸福过,所以,短暂的幸福固然美好,永久的幸福才是设立国际幸福日的意义。(3)虽然过去总有人在他人贫病交加的时候,独享温饱健康。
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构想文学作品,对读者来说可能会产生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有得有.失,由于这种陌生感,读者也许会产生某种阅读压力,但也可能有的读者就是喜欢有挑战的阅读。
当然,后者的一些微妙的意绪,比如未经现代建设扰乱前的遗址所蕴藉的“文化情绪”,又是外国人不易体会到的。 建筑专业出身的唐克扬会更关注城市不那么可见的一面。所有的关于“结构”,不仅是建筑受力结构,也是组织机构的空间关系,城市的内在机理等的训练,往往能够帮助他们考虑城市的全局。对于物质性的敏感使得建筑师像考古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了解“建设”过程的知识,可以更自然地将城市看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生命体。
发掘正式开工前,就明令不得私自挖掘,但那些地方不在我们圈定的范围内,哪管得了!有的是人家的自留地,有的就是野地。
而在表演习惯上,至今在闽台地区,还特别讲究傀儡戏的表演场合与观众禁忌,比如宜在灾难现场表演,因为那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孕妇则不能观看傀儡戏,等等。这应该就是早先傀儡戏巫术性质的遗存吧。 读罢《傀儡戏》,脑中仍久久徘徊着盗墓电影的画风。
有很强的内在逻辑与厚重凝聚表达特点。这样的表现,很好地体现了文学对于形而上目标的追求,很好地体现了英雄精神行为力量的光辉高悬景象。
《远处的青山》(外国经典散文·青春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一版,元 青少年读者对外国散文并不陌生。中学语文课本里就有帕斯卡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罗素的《我为何而生》、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西蒙诺夫的《蜡烛》、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以及梭罗的《瓦尔登湖》(节选)等等。想必有人还记得“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还记得“我渴望去了解人类,渴望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还记得“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还记得战场上那个“小小的坟堆”和坟堆前那支“闪耀着柔和光焰的蜡烛”,还记得“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甚至还依稀记得“值得让米开朗琪罗来做一番研究”的瓦尔登湖变化莫测的颜色。有些人虽然记不清这些美文中的妙语佳句或至理名言,但那些言辞中所蕴含的探索与渴望、美丽与善良、悲壮与崇高、旷达与宁静,多多少少也会在其心底潜移默化。
镜子的宠辱不惊,坦然淡定,当是大家闺秀使然。
扎西宾馆的老板何明庆,宾馆负债累累,又遭遇地震重创,但他把所有的存款拿出来分给员工,并且表示欠下的钱借贷也要还给大家。宾馆停业,全家失业,以后的日子靠什么维持?“阳光明媚,他却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家人的幸福又在哪里?”陈新把这些话题摆出来,没有下文,却暗示着灾后重建面临的困难。
而《唐诗分类品赏》分自然、社会、人生、艺术4篇,篇章之下又细分28个栏目,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诗编排一处,一解上述遗憾,让唐诗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第一篇“自然篇”的第一个栏目,就让人眼前一亮,名曰“时空”。如此阔大的主题一出,全书境界全开。更有趣的是,作者在此节中,还选取了一首非常“另类”的诗,李贺的《梦天》,这堪称一首不折不扣的“科幻”诗呀,“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生活在1200多年前的诗人,竟早已遨游了太空!书中还有诸如这样的栏目:环保、贪腐(分别见于“自然篇”和“社会篇”),俱是当今时代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不知诗作者们在创作时的真意如何,但所谓“诗无达诂”,李元洛先生的解读,让诗中所包含的某些意味得以凸显,使其所关注的问题、提出的警示或劝诫,获得了现实意义。
我更希望《鲛在水中央》这本书的底蕴铺着一层希望之光,如穿透水面而来的光。” 看完《鲛在水中央》之后,梁鸿觉得《鲛在水中央》与孙频之前的作品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频不再以一贯的女性视角创作,而是尝试通过男性的第一视角讲述故事,将现实生活与那些充满诗意的废墟交错在一起,人物内心深处的荒凉感和孤寂感消解在诗性的山林、废弃的工厂,人物又在孤寂与荒凉中执意为自己点着一盏心灯照路,这些要素构成了《鲛在水中央》最鲜明的色彩。
这本由夏目镜子口述,女婿松冈让整理的《我的先生夏目漱石》,正好填补了夏目婚后日常生活的空白。着实让“夏目迷”过了一把瘾。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读到了漱石的文学奋斗史,也悉知了文豪之家的相濡以沫。要知道,发表《我是猫》时,漱石已经39岁了。
书里的主要篇章曾在《财新周刊》上连载一年,直面成长中的苦痛,其真切的自白和克制的情感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共鸣。
徐佳的历史文化散文,在历史、文化、散文三个方面的拓进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即,他在“小历史”中,注入了“新文化”,显示了“大散文”的潜能。 《苏东坡的山药粥》的“小历史”主角是在历史缝隙中的那些“大写”的人。《松江之鲈》围绕《胜朝松江邦彦图》,写了有明一代松江百余位乡贤的故事。
Copyright © 2012-2022 www.hslx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山隆鑫旅行社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投诉建议 友情链接 产品服务 法律条款 0943-6624762
地址:安徽黄山屯溪区仙人洞新苑5栋101 皖ICP备180144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