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对照”的明确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找准差距、抓好整改指明了方向,为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注入了动力。 “备预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复杂严峻,肩负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这样一种期待,这样一种憧憬,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坚守的。不仅要坚守,而且要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文明何以重要?“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不能搞全盘西化或者其他什么化 过去不能搞全盘苏化,现在也不能搞全盘西化或者其他什么化。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 释义: 邯郸学步,讲的是在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结果却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确定了方向,但路该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引用这句话,是想说明,自己的路终究需要自己走。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初,我们只能学苏联的经验。经过实践,我们党很快就觉察到苏联经验的局限。
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看,必须着眼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还要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守改革底线,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的担忧值得关注。 历史上,曾有一些人醉心于霸权地位和垄断利益,把世界拖入热战、冷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灾难。正是由于经历过太多痛苦和磨难,人类倍加珍视合作共赢、谋求共同福祉、推进世界进步。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越来越成为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不是部分人反对部分人,而是所有人需要所有人。
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 出处: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释义: 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学习笔记”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引用孔子的名言,来说明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种拼搏精神,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艰难险阻,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人民的赤诚。 走好新的长征路,时不我待,容不得半点懈怠,绝不能安于现状、乐而忘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这个时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推动全党继承发扬优良作风,继续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光辉业绩。
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明确提出:“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立即表达了希望“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的良好愿望。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 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 “学习笔记”注: 人类文明是否应该千篇一律?习近平主席在此运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
” “学习笔记”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12字总要求”是指导主题教育开展的总纲领和总遵循,意义重大而深远,其中守初心和担使命是最关键的。
Copyright © 2012-2022 www.hslx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山隆鑫旅行社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投诉建议 友情链接 产品服务 法律条款 0943-6624762
地址:安徽黄山屯溪区仙人洞新苑5栋101 皖ICP备18014446号-1